欢迎来访昆山若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

139-6242-7896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我可以自己丧,但不想要你的负能量!

我可以自己丧,但不想要你的负能量!

2017-08-04
2691次



壹心理创作者丨胡孟洁



上周我们发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慢性抱怨对人的身心危害。文章发出去后,有不少小伙伴在后台留言说出了自己的无奈:

“我们自己可以减少抱怨,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却是抱怨的受害者,当别人在对我们抱怨时,感觉就像是将满满的负能量塞进我们的心里,真是无奈又丧气!”

— ——— —
 
比如说,你今天心情好好去上班,刚刚准备干活,同事小A走了过来,抱怨到:

“昨晚C把工作丢给我,就去约会了!害得我昨晚加班到11点打不到的,12点多才到家。真是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情商低!上次啊,她还...”

你知道A又开始抱怨了,但你也不得不停下手头的工作,动用所有脑细胞安慰了她半个小时,*后她心满意足地走了,你却心情失落和疲惫,已经没有了工作的状态了。
 
— ——— —

又比如说,你作为一名大学生或是研究僧,本身课业压力就很重,项目事情又很多,在结课考试来临之前正在手足无措。结果你的学霸室友又飘了过来,开始跟你抱怨:

“哎呀,我到现在才复习不到一半,还有好多没复习啊!怎么办啊,我觉得我这次要考不及格了,你说我这社团事情这么多,我哪有时间去做这些啊!”

你听着他的话,表现出一副同情的表情,内心却吐槽道:我自己事情更多,你还抱怨个啥?而且每次你都考得比我好那么多。我哪还有时间来为你操心这操心那啊?真是丧气又心累!

— ——— —
 
类似的【被抱怨】还有太多太多,七大姑八大姨对孩子的抱怨、闺蜜对男友的抱怨、同事对上司的抱怨等等,每次听完这些抱怨,感觉像是装了1000吨的负能量,压在自己的心头,影响着自己的心情和生活。
 
真想对这老天问一声:

我自己丧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装那么多别人的负能量呢!
 
 

1.“有毒”的抱怨
为何这些抱怨总给我们太多负能量呢?


心理学家Singh(1988)在很早之前就有对抱怨行为进行界定。

他认为,抱怨行为是由不满意引发的。

人们喜欢抱怨,可能是因为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

这种需求可能是比较显性的,例如寻求帮助、表达情感;也可能是比较隐性的,例如获取关注和存在感等。

— ——— —

然而,尽管知道某些抱怨是情有可原,我们听到别人抱怨后,还是会有沉入负能量中无法解脱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1)可能是因为你本来就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不同的人会对别人的抱怨有不同的感受。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分法,是将人群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如果你是场独立性的人,你通常是不容易被他人干扰和改变,执着于自己内心想法的人,那你一般不会太受到这些抱怨的影响。

而如果你是场依存性的人,那么你通常很重视人际关系,所以很容易被当做被抱怨的对象。

而往往场依存的人,会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或他人的干扰,也就是说,你会更容易被这些抱怨所影响。

这个时候,可能要心疼自己10秒钟了。
 
(2)这些抱怨确确实实会让我们不开心
 
长期接受抱怨可能会让我们持续地处于不开心的情绪中。

当我们遇到负面情绪时,我们往往需要有一个自我消化的过程。

而当我们某段时间反复遇到抱怨者,他们会将大量的负面情绪传染过来,却没有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消解这些情绪。

久而久之,负性情绪压过正性情绪,我们的情绪也变得很down。

一份坏情绪往往需要三个好情绪来抵消,因此,一旦身边长期驻扎抱怨者,简直负能量满天飞,好心情入不敷出了!
 
(3)这些抱怨可能会消耗我们的认知资源
 
更不幸的是,我们在被抱怨的同时,不仅要承受那么多负能量,往往还要给抱怨者一些反馈和建议。

这些反馈和建议,都要求我们要从他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的情绪和处境,并给出一些安慰的话语和有用的方法。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耗费许多认知资源!

而人的资源是有限的,当消耗完这些资源后,我们往往会觉得很累,很难再投入到之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不仅要装那么多负能量,还要帮别人消化负能量,能不心累么!
 
(4)抱怨甚至会扭转你看待世界的视角
 
如果我们身边有个长期的抱怨者,那我们要更加警惕了!

抱怨中往往隐藏着很多负面的观点,若长期接触,这些观点甚至可能影响你对世界的看法。

抱怨者会长期灌输给我们他的悲观的世界观,说是耳濡目染也好,说是模仿也罢,久而久之,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也会多多少少受到影响。

而当我们的认知受到影响,多了一些悲观的视角后,说不定也会跟着开始抱怨,成为自己原来讨厌的那个负能量的产出者!
 

2.面对被抱怨,我要如何从负能量中解脱出来?


(1)他人的抱怨≠自己的事情,我们不需要为这些负能量负责

要合理的处理他人的抱怨,那必须先明白一个前提:

他人的抱怨,并不是自己的事情,我们不需要负责到底。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课题分离,就是指我们每个人因为种种事情会产生很多感受,而这些感受是谁的感受,才是谁的课题。

比如说你的闺蜜在你身边说了很多关于现在生活的一些不如意,这些不如意让她不开心,这是她的课题。

而你听见了这一段抱怨后,决定要不要感同身受和帮忙,则是你的课题,与她无关。

你没有必要把她的课题拿到自己面前,要求自己负责到底。

很多时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抱怨时,我们往往会觉得要对抱怨者负责到底,毕竟她找了我来抱怨,就说明我在她心里很重要,所以我就要竭尽全力,即使勉为其难也要坚持下去,这叫做课题的混淆。

课题混淆不仅会影响到你的情绪,还会影响你帮他处理情绪和问题的效率。

因为你已经浸入了负面的状态,将别人的负能量拿过来自己消解,自然无法更加客观地给出建议和解决的方法,从源头解决抱怨这件事情。
 
(2)若抱怨中的负能量太多,干脆陪他释放一下吧
 
抱怨虽然是一种携带负能量的行为,但有时却也是一个求助的信号,对方其实是想告诉你,她有太多的负能量,真的需要释放一下了。

比如说小A有时候会在我面前都会抱怨诉苦水,说自己的男朋友怎么怎么不关心她了,感觉都是自己单方面在照顾他。虽然自己照顾他并不是为了对方能够相应的报答自己,但是没有一点点好的反馈,自己也坚持不下去这段情感。

我总能从这些抱怨中听到很多无助伤心的情绪,也能理解小A的这些情绪很难轻易在男朋友身上抱怨,生怕影响了情侣关系,所以只有把我当做情感的宣泄桶。所以我总会带她一起去唱唱歌、打打羽毛球,每次她释放完后,就有更多的能量可以应对自己的生活,减少了很多抱怨。

所以,当他人的抱怨中有太多需要释放的负面情绪时,不妨及时地带着他一起去听听音乐、做一些体育运动、阅读等等方式,让他转换环境,换一种心情,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对方还可以达到释放压力的效果,这样不仅仅利于她释放积压已久的压力,也有利于减少你的认知负荷。
 
(3)换个视角看问题,一切柳暗花明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常常抱怨的朋友,往往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比较悲观,也就是说,可能是他对事物的认知出现了bug。

在这里,有个情绪ABC理论或许能够帮到他,其中A指的是某件事情(activating event),B指的是对这件事情的看法(belief),C指的是这件事情引发的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

我们常常以为某件事情A是引起我们情绪和行为C的直接原因,其实这是错的。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ABC理论,真正引发我们情绪和行为的直接原因,是我们对事情A的看法B。当我们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悲观时,我们往往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和行为。

举个我们听了很多次的故事,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突然看到半杯水,其中一个人看了之后止不住的叹息,说道:只有一半的水了,看来是活不过今天了,而另一个人则很开心,觉得太好了,在沙漠中还能拥有一半杯的水,足够我再活下去几天了,看来胜利就在不远处了。

之前有个同事也常常向我抱怨,老板总是没敢让他主导重要的项目,是不是觉得他能力不够。

但从我的角度上,我反而觉得是老板信任他,认为他某方面的能力很强,因为老板总是让他担任某个角色,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各种重要项目中。他虽然不是主导者,确实每个项目中很关键的角色。

结果我这样一说,他豁然开朗,工作也不那么倦怠了。

所以就算是同样的事情,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其所导致的情绪反应也就截然不同。

因此你可以帮助你的同伴在纸上画出她的ABC,然后你通过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这些事情,这样就能够让你朋友感到柳暗花明的同时,你也充满成就感。
 
(4)如果你已经超负荷,可以拒绝多余的负能量

我们常常说人要做个有弹性的动物,也就是说不同的事情,对有着不同心理弹性的人来说是有不一样的效果的。

比如说心理弹性好的人,他可以承受很多的压力,那么他就可以接受较多的抱怨,而如果将同样分量的抱怨压力放在心理弹性较低的人身上,就会因为心理资源负荷大而game over。

而且,如果是一段时间有大量的负能量侵入,也会影响你的“回弹”速度。

所以一旦你觉得因为他人无休止的抱怨而导致自己情绪在一段时间都变丧了,你就要在内心中拉响警报,告诉自己,我的限度到了,不要再承受这些不必要的压力了。

这个时候,你可以婉转的告诉你的朋友,我了解你的难过,但*近我比较低落,可能需要调整一下,你可以找更加合适的人聊一聊这个问题。
 
— ——— —
 
总而言之,常常被抱怨确实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毕竟被动接收负能量确实不利于身心健康。

若下次遇到被抱怨的事情,在能力范围内能帮则帮。

若因为长期反复被抱怨而实在无法承受,可以勇敢地说出来:

我可以自己丧,但不想装你太多的负能量!
 
- The End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