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昆山若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

139-6242-7896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家庭中父母同子女的关系失调导致的各种心理疾病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昆山若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13962427896 (微信同号)     

E-mail:911658170@qq.com

网址:http://www.ksruogu.com

地址:1、昆山城西万象汇附近 2、昆山城东世茂附近 3、昆山城中西大桥附近    

家庭中父母同子女的关系失调导致的各种心理疾病

2017-01-16
5793次



你是否以为你的家庭“一定”没有问题呢?你是否知道许多家庭的规则具有伤害性和羞辱性,有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灵魂杀手”呢?     
你这样想过吗?——孩子对父母的看法是父母教出来的,而且,孩子会依照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你已经发现心灵被扼杀是今日世界*根本的问题,也是家庭*大的危机了吗?
你是不是应该试着这样去做:尽管我们无法根据现在的感受去修正自己的童年,但是,我们可以做到让下一代不再在会伤人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呀!
2 0世纪中叶的晚些时候,过去的35年以来,几代人的不懈探索终于让我们对家庭第一次有了深刻而全面透彻的了解。现在我们对于家庭塑造人生的力量更为清醒了,发现家庭对于个人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甚至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成年以后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答案。
我们也已经了解到,父母的教育方式无疑是我们的家庭规则之一,也就是父母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抚养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便与教育方式这一家庭规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孩子是每一种文化里*重要的自然资产,世界前途有赖于每个孩子的成长,也就是有赖于每个家庭的家庭规则。
但是现在,我们的家庭已出现子一个危机,这个危机不仅仅是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问题,也不仅仅是子女的性格命运问题,而且是关于文化发展和世界前途问题。
 
自贬:灵魂之病
我认为有许多家庭规则是具有伤害性及羞辱性的。它们破坏孩子人格的内在完整性,从而带来自贬之心。根据高夫曼所著《羞耻心》一书中的定义:“自贬是一种灵魂之病,是自己对自己产生*尖锐的痛苦之感。它或许出现在我们受到羞辱而呈现层弱之时,或是在挑战失败之时。自贬的心情是一种内心的伤痛,它将我们与别人陋离开来。”
高夫曼认为自贬的的心态否定完整的人性,是许多心理困扰的根源。诸如:忧郁症、孤僻、自我怀疑、偏执、强迫性行为、精神分裂、完美主义、自卑、自恋、边缘性人格等等,皆有自贬的心态作崇其中。它是灵魂的杀手,一旦人的自贬已经内化成功,生命便会渐渐被一种心理上的麻木凌迟处死。自贬基本上是一种自我否定,它铸成于我们早期与人相处的原始经验,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的家庭环境,并由此影响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自贬心态和健康的羞愧
“自贬之心”和“健康的羞愧”是不同的。健康的羞愧是“我做错了”,而自贬是“我是个有问题的人”;健康的羞愧是“我犯了一个错误”,而自贬是“我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健康的羞愧是“我的行为不太好”,而自贬的态度是“我不好”,两者之间大不相同。
我们教育子女的方式,在过去150年中没有多大的改变,反观社会上节节高升的离婚率、青少年问题、毒品滥用、近亲乱伦、饮食无度以及身体虐待等,一再显示着问题的严重性。我认为这些现象在告诉我们,旧有的养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了,为人父母者是到了解寻求新的养育方式的时候了。
 
遗弃导致自贬
有的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基本上是用各种遗弃的方法来控制他们,而孩子从中学到的只能是自贬。
父母遗弃孩子的方式大都表现在:
1. 放弃抚育孩子。
2. 以不妥当的情绪示范来教导孩子如何表达情感。
3. 对于孩子情绪的表达漠不关心。
4. 不满足孩子发展中的依赖需求。
5. 对孩子施以身体、情绪、精神以及性方面的虐待。
6. 利用孩子来满足父母自身的依赖需求。
7. 利用孩子来维持名挽救婚姻。
8. 父母企图对外界隐瞒或否认他们见不得人的秘密,以致孩子为了平衡家庭而奋力保密。
9. 不去陪伴、关心及指引孩子。
10. 父母自己的行为不端,使孩子在别人面前蒙羞。
儿童期的孩子对父母关怀的需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没有任何一 个5岁的孩子能够独立离家去自创前途。通常孩子要到15岁以后才会有离开家庭及父母的欲望,在这之前,他们一直都需要父母的照顾。
然而父母的遗弃扭转了大自然的秩序,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不但得不到关怀,而且必须要去照顾父母,他们变得孤独和疏离,因为他们失支了每个孩子都该享有的珍贵、独特的童年。父母的遗弃也因而造成孩子自贬、自卑的内心。遗憾的是,由于父母的自私,孩子被遗弃的现象有增无减。
 
假我的出现
一旦内心有了自贬的声音,面对自己便成为一种痛苦的体验。基于补偿和逃避的心理,人会创造出一个虚假的自我,以便让自己生存下去。这便是“假我”的出现。
“假我”的功用是可以保护自己不去面对真实自我的痛苦及内心的寂寞。在伪装多年之后,个人的真我将变得麻木,再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假我所带来的危机,远超乎人的想象,因为许多为人父母者,内心也隐藏着自贬的心态,不敢面对真正的自我,而且他们也曾被自己的父母遗弃过。
成千上万的人看似成人,说话及衣着都是成人,但事实上都只是“大”孩子。这些表面长大、而内心不成熟的人管理着我们的学校、教堂,甚至政府,而且他们也都一个个成了家。这些不成熟的人所教养的孩子,将来也会成为不成熟的成人,从而构成了今日家庭的危机,进而构成我们整个社会的危机。
 
家庭规则
许多教养孩子的规则得到宗教及学校系统的肯定与支持,所以变得有些神圣不可侵犯,以至于质疑这些规则仿佛是一种冒犯,这就是问题的严重性所在。
在安徒生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装》中,人民被迫忽视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事实。今天家庭的问题也有如房子着火般的严重性,但没有人被允许去正视它。大家共同否认问题,以便遵守我们的文化中特有的“不多话”的老规矩。这个“不多话”的规矩深植于教养子女的法则中,例如:孩子有耳无嘴、小孩子要毫无异议地听话,发出异议就是不乖。这些小孩长大之后,仍遵守着上述规则,在他们心中藏着那个“听话”的小孩,会继续把这和睦规则传给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唯唯诺诺的人们便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不断产生。
*糟的是这些“神圣”规则中,有一条是“不可对规则质疑”,甚至不能讨论它们,因为连讨论也是对父母的不敬。
现在,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打破禁忌,运用家庭系统的新知识,来重新评估我们的家庭规则,否则危机是难以解除的。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那些残酷的家庭规则,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以解决我们的强迫性行为。因为现代人众多的强迫性上瘾的生活方式,正是源于自贬以及自贬之后伴随而至的孤单心理麻木。当我们自贬时,有如灵魂之杯破了个油——儿时欲望未得满足的我们,仿佛似一个无法装满的灵魂之杯,这种缺憾无法补偿,因为我们永远也无法叫童年重新来过,不管我们如何努力都是没有用的。多少次,我们努力想装满灵魂之杯,而那个破洞依然存在。
人在自贬之后产生无法自主的强迫性行为,像是时代的黑死病,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更多的钱、性、食物、毒品、财产、享乐和兴奋,就如同无休无止地怀孕。永远到不了产期。这些无休止又不永不厌倦的做法,会令自己和他人都爱不了。
我们的问题出现在每天的生活里,包括我们吃什么、喝什么、怎样工作、怎样睡觉、如何拥有亲密关系、如何享受快感、怎么玩、怎么崇拜上帝……这些事情经常会让许多人忙到无暇去感觉自己的伤心和忧愁。然而,我们心灵上的破洞和强迫性行为都指向一个失落的城市——心灵深处——在那儿,有一个孩子在废墟之中。
我们知道,对于儿时的家庭环境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无法根据现在的感受去修正我们的童年,破了洞的灵魂亦很难去修补。
我们唯一的办法是,以我们的或者别人的痛苦感受为鉴戒,赶快改革我们那些压抑人性的所谓家庭规则,挽救纯洁的童年,让下一代不再在伤人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强迫性或沉溺性行为
所谓强迫性或沉溺性行为,就是任何一种与情绪改变有关,且对自己的生活有害的行为。这个定义帮助我们了解,并非只有酗酒和吸毒才是上瘾的行为。事实上,在工作或宗教领域里,也有类似的沉溺性的问题。由于我们在孩童时期,与亲人的依赖关系曾经破裂,且因而产生强烈的自贬心态,因此当我们长大以后,在与人建立关系和依赖方面就会有问题发生,强迫性行为也就由此产生。
家庭是我们学习与他人相处的地方,在家庭里我们从父母眼中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在其中学习什么是情感的亲密,也了解什么是感受及如何表达感受,我们的父母及家庭示范了什么感受是可被接受的,什么感受是被禁止的。
我们在家庭系统里学习去适应它的需求,同时扮演这个系统所要求的角色。这些角色要求我们拥有某些感觉,并放弃另一些感觉。
当我们被虐待时,我们会用自我防卫来保护自己,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例如:压抑自己的感觉、否认问题的存在、转移愤怒到其他事物或朋友身上、幻想被爱、理想化或假装不在乎、让自己麻木冷漠而不再有任何感觉。
当我们变得麻木、冷漠的时候,某些上瘾或强迫性行为就会成为改变情绪的工具,它们通常带来舒服的经验,让麻木的我们感到自己仍然活着并暂时忘掉不痛快的过去和现在,例如酗酒、吸毒、做爱、大吃大喝等等。另外还有一些改变情绪的工具像过度工作、疯狂购物、赌博、看电视、强迫性思考等等,这些行为虽然不像前者那样带来明显的快感,却也都能转移情绪。
沉溺性癖好已成为全社会上下的一种生活方式(应该说是一种死亡方式)。它是一种必须借助不断表现、获得成功或借助外在事物来证明自己是快乐或可爱的死亡方式。沉溺性行为是当我们无法面对真实痛苦时的一种止痛剂;否则,我们就必须去面对自己受伤的感觉。
在美国,光是借着酗酒来麻醉自己的便有6000万倾家荡产还不包括那些与酗酒有关的驾车肇事和家庭暴力事件。酒精是这个国家的头号杀手。
其他的杀手包括心脏病和癌症。心脏病的主因是肥胖症、压力和吸烟。吸烟和肥胖症一样,皆为一种沉溺性癖好。癌症则被发现和情绪压抑有关。
饮食失调也是一种沉溺性行为,它是基于否定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愤怒的情绪——而用饮食方法来杀害自己,包括饮食过量、拒食挨饿、呕吐及不适当的节食等等,在美国约有60……的妇女及50%的男性有这种问题。
在美国发展*快的上瘾问题是性癖 好,在药后的发展中国家也有此趋势。有人估计沉溺于性癖好的人与化学药品上瘾的人数不相上下。这个现象导致了可悲的社会问题。许多有此问题的人,对儿童施以性骚扰,估计在美国约有3400万成年女性在小时遭受性虐待。
还有一个家庭问题:对权力及暴力的沉迷和滥用,例如那些虐待儿童及殴打妻子等可怕的家庭暴力。只可惜,很多做父母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暴力对孩子是多么地有害。
暴力让人容易上瘾。此外,任何虐待性的关系中,也必然包含受虐的瘾癖,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一种极具伤害性的关系,一种被迫接受的无助感,是一种真正谋害灵魂及奴役心灵的沉溺性行为。
 
害人的毒性教条
爱丽丝·米勒在她的著作《都是为你好》(For you Own Good)中,曾把那些陈腐过时的家庭规则统长江为“毒性教条”。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儿童抚育中的凶残暴力”。而这种暴力常会重复出现,当那些受虐的儿童长大成为父母之后,历史往往会再度重演。
“毒性教条”以孩子们的服从为主要标准。在服从之外还有整齐清洁、控制情绪和欲望。当孩子们能照着指示去思考和行动时,他们才是“好”孩子。当他们谦恭,讨人喜欢、会替人着想、毫不自私的时候,他们被认为具有美德。小孩越是“有耳无嘴”、越是“说话适时”越好。米勒将“毒性教条”整理归纳出七点:
1. 对需要照顾的孩子而言,成年人就是他们的主人。
2. 成年人像法官,可以决定是非对错。
3. 孩子要为成年人的愤怒负责。
4. 父母犯错可以免受责难。
5. 孩子在生活中的自主独立,对权威的父母来说是一种威胁。
6. 孩子太要强的个性要及早“化解”才好。
7. 对孩子的管理要早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就开始,以免孩子发现,而抖出父母的行为。
以上这些规则,如果完全遵守的话,家庭中的某些人(父母)就能完全控制另一些人(孩子)。而在现今社会中,除非是有极严重的虐待儿童的行为出现,否则没有人会为了孩子的权益而干涉父母的管教方式。也就是说,一般人已经习惯了父母对孩子的完全控制。
遗弃是“一种夹带着强烈情绪的虐待、忽视以及粘结性亲密关系”的暴力。在这种定义的遗弃经历,会对儿童的自信造成很大的伤害。然而,并没有任何机构或法律可以监督和制裁这种虐待行为。反之,这些“毒性教条”,长久以来一直行到我们教育制度、宗教界的认同,也得到我们司法系统的充分保障。
 
“毒性教条”灌输给孩子一些错误而未经证实的知识和观念。这些错误信息代代相传,例如:
1. 有责任感就会有爱。
2. 憎恨可因压抑和禁止而消除。
3. 父母理应享有尊重,只因为他们是父母。而任何15岁以上的人不经训练就不能胜任父母的工作。(一个接线生为他的工作所受的训练,可能都多过许多为人父母者。)
4. 儿童不值得尊重,因为他们只是小鬼。
5. 服从能使孩子坚强。
6. 过高的自尊是有害的。
7. 较低的自尊能使人较有利人之人。
8. 对孩子温和是有害的。
9. 对孩子的需要有所反应是错误的。
10. 对孩子严厉和冷漠,能让他对现实生活有较好的准备。
11. 与其让孩子坦白说出心中的满,不如让他们假装欣赏感激。
12. 表现出来的行为比真正的为人更重要。
13. 父母不能忍受被冒犯。
14. 人的身体是肮脏的。
15. 强烈的感觉是有害的。
16. 父母没有欲望,也没有罪恶感。
17.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今天的父母可能并不完全接受上述的观点,有些父母持有极端相反的信念,造成别一种不利于孩子的结果。然而许多上述信念仍不知不觉地被执行,而这种信念在我们面对危机和压力的时候格外活跃。事实上,父母本身也无所选择,除非我们自己面对或处理过和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系,否则,在下意识里,许多信念已经代代相传。
上一代的家庭如果伤人,下一代的家庭有潜意识里,也极有可能是伤人的。


标签